如果人的腦袋是一泓平靜湖面如鏡的湖水,當一滴普通的水悄然地落在湖面時,水不會消失得無影無蹤,也不是僅僅泛起微微的漣漪,而是激起了層層相依、無盡無涯的漣漪效應,就如人觀賞一部恐怖片,如一滴水落入湖面時,激起漣漪,復向外漸層擴展。人就難以入眠,原因是大腦仍然啟動著,對所看過的片段都歷歷在目,情緒久久無法釋放。每天接收四方八面的訊息,都會影響與奠定我們的發展方向,因此接收的訊息太複雜、太負面,腦袋也會容易被渲染。
腦袋是無法接收過量負面的訊息,人體有著自然逃避醜陋事物的本能,例如看到負面的、殘忍的事,會自然避上眼睛逃避。當腦袋無法承受太多負面的訊息,無法再逃避時,人對事物的回應也會變得越來越負面。但並沒有將生起的負面情緒剷除,而只是將之壓抑下來。在潛意識的層次裡,負面情緒繼續在累積,增生加強。
這些負面的情緒如休火山,一有機會 ( 觸發點) 就會爆發出來,只要負面情緒仍然存在,即使是在潛意識的層次,這樣壓抑的解決方法就只是不全、暫時的。要知道腦袋更是一個資料庫,哪些訊息常用就會越強,哪些少用則變弱。如果人經常提及不開心的事,這種記憶力則加深,情緒變得更負面,人也快樂不起來。當人竭力的抑制負面情緒時,其實只會更強化它,使負面情緒變得更難根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