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認為人的想法來自大腦,大腦的思考產生了各種思維、意識或感受。不過早在1980年,科技界最著名的雜誌《Science》(譯為:《科學》)就發表過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校醫的觀察研究,其對象是數百個正常生活、甚至高智商的人,然而這些人的大腦幾乎沒有,或者極其微小,可以稱之為「無腦人」!
《科學》雜誌在1980年12月發表了列文(Roger Lewin)寫的這篇文章,並講述了謝菲爾德大學神經學教授約翰·羅伯的一個研究成果。當謝菲爾德的校醫在診斷一個數學系學生的一點小病時,意外發現他的頭部比正常人略大一點兒,於是校醫把他介紹到羅伯教授那做進一步檢查。這位學生成績優異,智商IQ高達126,當羅伯教授用CAT掃描檢查他的頭部時,驚奇地發現該生竟然沒有大腦!由於病情在西方被視為隱私,文章沒有透露學生的姓名。
這樣的案例雖然特殊,但並不少見,因為僅他個人就確定了幾百例大腦半球都非常小、而智力正常、生活學習跟普通人沒有差異的「無腦人」,他形容這些人有著一個「看不見的大腦」。如今隨著腦外科技術的成熟,被切除了半個腦子而存活的人越來越多。河南8歲男童鄭小寒,因患癲癇,2010年11月成功切除左腦。目前他的病情改善,學習能力增強。為了防止右腦偏移,醫生在鄭小寒的左腦注入生理鹽水,並以擋板隔開左右腦。醫學顯示,90%以上的癲癇病人在腦部手術後都能正常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