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錕教授患了痴呆症,一時間痴呆症這名詞經常在報紙上看到。其實痴呆症是越來越普遍的問題。 一個最新的國際研究顯示六十歲或以上人口,大概百份之四點七的人有此問題,到了八十歲或以上,則有三成人。年紀愈大,患痴呆症的機會便愈高。香港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於1998 年發表的調查發現本地有百份之六的70 歲或以上長者有此問題,而2007年的研究則顯示發病率有上升的趨勢。在70歲或以上的長者中,便有百份之十點五有痴呆症。
痴呆症徵狀
痴呆症主要受影響的功能包括記憶,學習能力,理解力,判斷力,語言,方向感等,從而影響患者的工作或日常生活。通常患者早期會出現記憶問題,並逐漸退化,其後患者的日常生活便不能自理,而需要家人或護老者幫助。很多患者亦會出現一些行為或情緒等的問題。
痴呆症的成因包括以下:
1. 阿氏痴呆症 – 這是最常見的痴呆症,由腦部退化病變引起。
2. 血管性痴呆症 – 這是常見的痴呆症,由腦血管梗塞或腦血管出血引起。
3. 其他原因,例如:
* 甲狀腺分泌失調
* 缺乏一些維生素(如B12)
* 酗酒
* 腦腫瘤
* 腦部受傷
* 腦部缺氧
* 一些腦部退化病變,如路易體痴呆症,或與柏金遜症有關的痴呆症
一些痴呆症成因是可以治癒的,所以有記憶或認知功能問題的人應及早診治,有一部份患者是可以完全康復的。而患有阿氏痴呆症的病人亦有藥物可以改善病情。這些藥物不能令患者完全康復,但能令一部份患者的認知功能進步。行為情緒問題亦可透過藥物或非藥物的治療而改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