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被快樂牽著走 "'''

我的相片
我們的宗旨" 幫得一個得一個 " 更希望透過閱讀網絡內的心靈文章和資訊,讓讀者能啟迪自我認知,提升心靈知識 ....,從而關注自我整體的身心靈發展。

2011年6月4日 星期六

母抑鬱傳染父

不少人以為抑鬱症只是個人的問題,但原來可以「傳染」,因患者容易將脾氣發泄在他人身上,造成惡性循環。據外國研究顯示,若母親患有抑鬱症,父親患此症的風險增加逾兩倍。有精神病專科醫生表示,男性患者因不會向家人傾訴,更增加自殺風險,家人宜多留意他們的情緒健康,有疑慮則尋求醫生協助。

張太分別育有一名自閉症的兒子及讀寫障礙的女兒,但她一向望子成龍,經常因教導他們而心力交瘁。大半年前,張太確診患有嚴重抑鬱症,被迫辭去工作,亦無法分擔家務及教育子女的工作,重擔落在丈夫身上。張先生本來任職教師,工作壓力已經龐大,經「內外夾擊」下,也患上抑鬱症,被迫辭去工作,與太太一同治療。二人接受治療後,情況好轉,最後張太外出工作,張生則留在家中照顧子女。

本港一百名港人中,便有一名是情緒病患者。據○九年統計處數字顯示,患有情緒問題的人數逾八萬六千名。精神科專科醫生陳佳鼐教授表示,若市民感到情緒低落、緊張及擔憂、對所有事情喪失興趣、出現自殺念頭等,而症狀持續兩星期,則必須尋求醫生協助。另一名精神科專科醫生陳天佑指,抑鬱情緒可以像骨牌效應影響其家人,因患者容易將脾氣發泄在他人身上,造成惡性循環。據外國研究顯示,若母親患有抑鬱症,父親患此症的風險增加逾兩倍。

不過,男抑鬱患者的自殺風險比女性高,陳天佑稱,「嚴重的男患者會自殺,不會來求診」,又引述外國數據,指男性抑鬱症的成功自殺比例比女性為四比一,因他們傳統觀念所影響,無時無刻都要表現最強的一面,誤以為可處理自己的情緒問題,並以吸煙及酗酒等方式逃避,增加自殺風險。除了藥物及行為治療外,家人應扮演聆聽的角色,讓患者抒發抑鬱的情感,同時,家人亦可以了解患者的想法,防範他們自毀的行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