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和焦慮是有關的,所謂壓力是指個體需要在心理或生理上付出額外能量來面對和應付的情況。會造成這種壓力狀況的事物,便是壓力事件。個體承受了壓力事件後,在知覺和認知上便有了安危急緩輕重的判斷,而後在心理和生理上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反應,焦慮反應便是其一。
其實人是一個整合的個體,有身 (生理) 與心 (心理) 兩個層面,而這兩者密切相關,又彼此影響。一個人對情境的認知,對其後續產生的反應有很大的影響,如何來看待自己焦慮的反應 (不管心理或生理上的) 也會透過認知而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反應,而心理症狀與生理症狀二者又會彼此相互影響,甚至產生如滾雪球似的惡性循環反應。
對病態焦慮的治療原則是,藥物治療焦慮在生理層面上的症狀,並藉著調整認知,使其了解其身體上症狀的意義,在藉心理輔導,就其性格偏差等方面的統合來減輕焦慮反應的症狀,破除畏懼逃避行為,改善功能表現。合併藥物治療的模式,讓患者有充份的情和緒藥物支持,再回海闊天空的光明生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