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他人共用牙刷、刮鬍刀或是拔牙、針灸、穿耳洞、做臉會感染愛滋病毒嗎?如果認為自己有可能感染愛滋病 ... 那裡可接受愛滋病毒檢查?不論檢查或就診是否替病人保密?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俗稱愛滋病,這個名稱來自1981年在美國發現一群原先身體健壯的年輕、男同性戀者感染了肺囊蟲肺炎、口腔念珠菌和患有卡波西氏肉瘤等。這些疾病在過去多見於免疫缺乏的患者,例如:腫瘤病患接受化學治療或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的病患。而為了和先天免疫缺乏區分,故稱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是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 HIV 的末期表現,其診斷標準為HIV的檢驗(抗體、抗原或病毒培養等)呈陽性反應加上(1)CD4淋巴球數少於200個 /mm3(2)出現某些特定的伺機性感染、神經系統病症或腫瘤。目前HIV愛滋病毒可分為兩型,HIV-1和HIV-2。HIV-1是大多數國家中最主要造成愛滋病的病因。HIV- 2主要分布在西非。兩種病毒的致病力並不相同,感染HIV-1後超過90%的患者會在10-12年內發病成為愛滋病。感染HIV-2則往往沒有相關的病症。
1983-1984年間法國和美國的科學家分別自血液中分離出病毒。愛滋病毒 (HIV)的起源可能是來自非洲的猿猴。HIV-1的起源可能是來自非洲猩猩;而HIV-2和猿猴免疫缺乏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SIV)相似,因此它的起源可能也是來自非洲的猴子。目前愛滋病患者最多的地區是非洲地區。全球遭受愛滋病毒感染人數已超過6千萬人,造成2千萬以上的人口死亡,產生1,300萬名的愛滋孤兒。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規定,施行器官、組織、體液或細胞移植,應事先實施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毒)有關檢驗;檢驗呈陽性反應者,不得使用。愛滋病高危險群都不應該捐血,以免傷害受血者。引入使用高效能抗愛滋病毒治療法(HAART,俗稱雞尾酒療法),降低了感染者之死亡率,也間接地提升感染者之生活品質,感染愛滋病毒已被視為一種慢性病。隨著醫療科技之進步與愛滋病治療藥品之日新月異,為使治療程序標準化,有效降低感染者之病毒量,達到防止疫情擴散之目的。
## 傳染方式:性行為、血液傳染、母子垂直感染等
## 潛伏期:指感染後到出現臨床症狀的期間,一般是5-10年
## 預防投藥方法:疑似遭感染者首次抽血若驗到抗體,不代表已遭感染,而是帶有傳染 者本身抗體,需預防性投藥1個月後追蹤病毒量,至少觀察3個月甚至更久,若抗體消失且無驗到病毒,表示沒遭感染,若持續都有抗體且驗到病毒,表示已感染,需終生服藥
## 預防方法:避免危險性行為、勿共用針頭、加強婚前健檢及產前愛滋篩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