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是一種進食障礙類的精神疾病。患者對自己的身體形象產生不正常認識,擔心發胖;臨床表現為用自願禁食、引吐、服用瀉藥等藥物、體育鍛煉等方法過度追求減輕體重,甚至在明顯消瘦的情況下還認為自己太胖。其主要分為兩類:限制型患者主要靠禁食和鍛煉,暴食引吐型患者為間歇出現暴食,然後又用各種方法降低體重。 神經性厭食症平均發病年齡為17歲。發病之原因常伴隨著壓力事件,例如突然接下重任、離家念大學、準備聯考等。心因性厭食症的病程與結果相當不一致,有的在單次發作之後完全康復,有的在體重恢復正常之後又再度發病。長期之死亡率大於一成以上,死因多半為飢餓、自殺、或者電解質不平衡等。 表面上厭食意譯為無胃口,實則初期患者胃口如常,由於病人對身體形象的認知有所偏差,於是刻意控制自己的食量,來使用其他方法如瀉藥、劇烈運動等來控制其身體體重。久而久之,患者的飲食行為開始失調產生厭食症。厭食症患者約九成為十多歲至三十歲的女性, 男性患者不足一成。家庭背景大部分是中產、專業與管理階層。 23歲的奧德體態豐盈健康,但她在兒時患厭上食症險喪命,最後須入院3年始完全康復。奧德12歲時重84磅,而且在學校被欺凌,最後患上厭食症。她表示,最初 只戒吃糖果和朱古力,後來停吃學校午餐。有一段時期每天只吃一點水果,其後每天最多只喝3小口清水。 厭食主要是出於自我控制的快感,她稱,「雖然不能控制 生命其他部分,但能控制吃什麼東西」。14歲時,奧德體重只剩47磅,輕了近一半,比正常6歲兒童的體重還輕,到15歲時更幾乎丟命,結果被送院治療3年,直至18歲才完全康復。目前奧德重112磅,並已成家立室。(每日郵報) |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神經性厭食症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