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被快樂牽著走 "'''

我的相片
我們的宗旨" 幫得一個得一個 " 更希望透過閱讀網絡內的心靈文章和資訊,讓讀者能啟迪自我認知,提升心靈知識 ....,從而關注自我整體的身心靈發展。

2011年6月8日 星期三

女處理情緒勝男

據《每日心理學》刊載,情緒能力有4個面向:自我意識、情緒管理、同情心與社交技巧。

許多相關的測驗,似乎都表示女性在這4個面向的能力,明顯高於男性,表示女性能夠有更幸福的生活。當然這也不是這麼絕對,舉個例子,某些測驗顯示,管理痛苦與負面情緒這個面向,男性的同情比女性做得更好。如果要用測驗圖表呈現出這樣的性別差異,就像將情緒管理能力畫成2個鐘型曲線,而男人與女人在圖表上有相當大的重疊區域,這意味著任何一個男人,都有可能在同情這能力上超越女人,而女人處理負面情緒的能力也不輸給男性。

同情有三種,第一種是認知型的同情,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看問題;第二種是情緒型的同情,這些人能夠理解別人的感受;第三種為關心型的同情,他們樂於幫助有需要的人。較多數的女性屬於情緒上的同情,這種同情一部份來自於化學作用的促進,站在神經科學的觀點上,大腦中造成同情作用的關鍵,在於一個稱為腦島的區域,可以偵測從身體各處傳來的訊號。當我們同情別人時,或是設身處地為別人想時,大腦會模仿那個人的感覺,接著腦島接收訊息之後,告訴我們那感覺究竟是甚麼。

那男人與女人在同情這個問題上,究竟有哪些不同呢?如果有個人很煩躁,或情緒相當不安,女性的大腦往往比較傾向於將這些情緒保留,但是男性的大腦卻不是這樣,他們會感受一下情緒與感覺,然後將情緒調整到大腦的別的區域,試著解決問題,並讓情緒處理的流程中斷。這是為甚麼往往女人會抱怨男人往往太過冷漠,感受不到情緒,而男人會抱怨女人太過情緒化,這來自於男女之間大腦處理情緒的差異。

儘管如此,哪一種都是有好處的,男生將注意力,從情緒處理轉移到工作上的時候,往往是他們需要將自己與壓力隔絕,在被許多人都逼迫到快崩潰的時候,讓自己保持冷靜,並專注的解決緊急問題。而女性在此時保持這樣的情緒,並試圖了解別人這樣的情緒,這也是一部份「與壓力做朋友」的表現。也有另外一種方式看這樣的兩性差異,極端的「女性大腦」有一個部份專門處理情緒型的同情,但是這目前還沒有辦法測量出來。相反的,極端的「男性大腦」在處理情緒同情上相當不足。當然這不表示所有的男性都有一顆「男性大腦」,也不表示所有女性都有一顆「女性大腦」。

沒有留言: